什么是红筹架构?
红筹架构是中国境内(不包含港澳台)企业为了寻求境外融资而搭建的一种境外控股架构。中国境内的公司通过在境外设立离岸公司,将境内公司的资产注入或转移至境外离岸法域如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等注册特殊目的公司(SPV),从而实现境外控股公司在境外交易所上市融资之目的。
红筹架构搭建涉及跨境法律、外汇管理、税务合规等多维度复杂问题,其核心法律要点需结合最新监管动态与行业实践综合把握。
哪些企业需要搭建红筹架构?
1、寻求海外资本:当企业希望吸引国际投资者的资金支持时,可能会选择搭建红筹架构以便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因为这些市场往往有更成熟的投资者基础和更高的流动性。
2、规避国内上市限制:一些行业在国内面临较为严格的上市要求或者审批程序,而通过红筹架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这些限制,加快上市进程。
3、避免外资准入限制:某些行业受到中国政府对外资进入的限制,例如电信、媒体和教育等领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红筹架构中的协议控制(VIE架构)模式间接控制这些业务。
4、税务规划:通过红筹架构,可以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有效的税务筹划,降低整体税负。
5、法律环境差异:有些企业可能认为境外的法律体系更加成熟、透明,因此希望通过红筹架构在境外上市,享受更为完善的法律保护。
哪些企业不适合搭建红筹架构?
1、纯内资运营且无出海计划:无境外融资 / 上市需求,架构搭建成本(法律、审计等)高于收益;
2、政策敏感行业:军工、核心能源等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境外控股可能触发监管限制;
3、外汇合规障碍:创始人无法完成 37 号文登记,或企业未取得 ODI 备案,导致资金无法合规跨境流动;
4、短期盈利不稳定:境外投资者对盈利确定性要求较高,未达预期的企业易面临架构闲置风险。
税务合规与全球税改的影响
1、离岸地税负优化:BVI、开曼等地对资本利得免税,但香港自2025年实施全球最低税(15%),若香港中间控股公司有效税率低于15%需补缴税款。
2、境内税务调整:VIE架构下的利润转移需符合独立交易原则,避免被认定为“不合理商业目的”。境内实体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等税收优惠,需测算叠加优惠后的有效税率是否低于15%,以防触发“支柱二”规则下的补税义务。
另外,CRS 信息交换可能暴露离岸账户未申报收入,需确保税务申报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