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优才审批周期延长的原因
数据显示,在今年6月份,香港优才计划新增了5414份申请,然而获批的案例仅仅增加了44份宗。这是什么情况?香港优才的审核门口收紧了吗?其实,从去年年底开始,香港优才计划的审批周期明显拉长了,去年年初的获批时间大多在5-9个月,而现在一般都要9-12个月,个别申请一年半左右才获批的都有。
香港优才审批周期延长的原因
导致审批周期拉长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有:
1、申请人数激增
香港优才计划是吸引顶尖人才及高技术专才来港定居的入境计划,广受各地人才欢迎。截至今年6月底,所有人才引进计划累计收到超过32万份申请,其中近20万份已获得批准。申请数量的激增导致工作人员审核不过来。
2、并非完全按照递交时间顺序审批
港府并不是按照递交资料时间顺序进行审批的,而是谁更优秀先审批谁。港府推出优才计划也旨在吸引能对香港做贡献的优秀人才,所以对于港府需要的人才自然会优先审批,而申请的人又特别多,一些专业技能并没有那么突出的自然就会往后排了。
3、申请人递交的材料完整性
递交的资料不完整需要花时间补件,审核周期自然会被拉长。
香港优才计划甄选规则
香港入境处收到香港优才计划的申请人递交的资料后,经入境处初步审核后,如入境处主任确认申请人最终申请分数不足80分,其将会向申请人发出拒签信函。如若申请分数足够,入境处主任将会视申请人具体情况,看是否需要申请人补充更多资料,如有需要,入境处将会向申请人发出补件信函。
香港优才计划的甄选一共分为两轮:
第一轮:小组筛选
第一轮甄选是由四个专业小组进行的。这一轮主要是初步审核申请人递交的客观材料,例如年龄、学历、工作背景、语言、家庭情况等,并根据打分表中的标准进行评分。
第一小组:审批工业制造、建筑、测量、工程及建造、信息科技及电讯行业的申请人。
第二小组:审批金融及会计服务、法律服务、物流及运输、商业及贸易行业的申请人。
第三小组:审批广播及娱乐、餐饮服务及旅游、艺术及文化、体育运动行业的申请人。
第四小组:审批业务支持及人力资源、学术研究及教育医疗保健及兽医服务及其它行业的申请人。
如果申请人缺少相关资料,入境处会通知其补交,入境处会筛选出得分低于80分的申请人,其他申请人则可以顺利通过第一轮,进入第二轮甄选流程。
第二轮:委员会全员筛选
第二轮甄选是由咨询委员会全体会员参与的,他们会再次对申请人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验、专业技能、未来在香港的计划等。
会特别考虑申请人的专业能力是否能够对香港社会现状和未来的社会及经济需求作出贡献,接着咨询委员会会向入境处处长建议如何分配名额,这一轮尤其注重申请人的专业技能和能力是否能够为香港的长远发展作出贡献。
港府更倾向哪些类型的人才?
1、高学历
本科学士是门槛,硕士学历或者双学士以及以上更加。
2、世界前100名校毕业
全球百强名校是指:QS、上海交通大学、泰晤士高等教育、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所发布的四个全球大学排名表之一的TOP100院校,或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全国文科大学排行榜中的TOP30院校。
3、名企业3年以上工作背景
如果在名企累积3年工作经验的可以多加20分。
名企加分范围:上市公司、《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财富》世界500强、胡润中国500强企业等。包括但不限于腾讯、阿里、华为等大厂。很多上市公司也可以的,名企附属公司也可以加分。名企这项分数还是有很多人可以拿到的。
4、2年以上国际工作经验背景
国际工作过经验是指在原籍国家以外的地区工作的经验,比如过中国籍人士,有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地区的工作经验,就算国际工作经验。美籍人士在法国、德国等国家有2年或以上的工作经验也算是国际工作经验。内地人在港澳台工作经历也算国际工作经历,不同的是申请人需要提供工作签证+出入境记录+工作证明,或者香港入境处要求提供的其他证明文件。
5、公司ceo/企业高管
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士,管理经验是需要提供组织架构图来证明,对公司也有要求。如果能向入境处证明你的管理成就,获批概率就会更高。
6、技术研发型人才
人工智能、数据分析、通讯信息工程、芯片设计、集成电路设计、医药生物科技、材料科学或纳米科技等技术型、科技型、研发型人才。香港优才计划偏好技术研发类硬核人才,如果你属于这类人才申请优才通过率更高。
7、学术研究型人才
有论文,有核心期刊著作,有专利,有发明等。
8、人才清单9大行业51项专业人才
只要你符合人才清单51项的资历要求,申请优才的通过率非常高。
建议申请人在递交优才计划申请书前先做自我评估,在自我评估的过程中需要严谨对待,不要自己给自己“放水”,否则强行给自己打满的80分,在港府审批工作人员那里还不一定能达到及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