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才赴港子女“本地生”资格新规

高才赴港子女“本地生”资格新规
香港近年积极抢人才,透过各项人才计划,包括“高才通”来港的人士,其子女可以受养人身份考香港中学文凭试(DSE),享“本地生”资助入读香港的大学。但因香港高校仅有约1.5万个资助学额,引发社会关于公平性的讨论。
目前在香港专上院校招生中,“本地生”定义包括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单程证、引进人才受养人(首次签发为18岁以下)签证等多种证件的学生。“本地生”和“非本地生”在录取和学费等方面均有不同。
最新消息指出,特区政府将公布新规,以解决“本地生”定义争议。根据新规定,透过各项人才计划,包括“高才通”来港的人士,其18岁以下子女,若要以“受养人”身份享“本地生”资格,获资助报读香港8所政府资助大学,必须符合以下规定:申请之前在港读书。即使相关学生是跨境生,并不住在香港,但却跨境上学,也符合资格。符合过去两年在港通常居住的规定。
据悉,有关规定将设“过渡期”, 让这些学生及其家庭有足够的时间以做规划。但计划今年底申请2026至2027学年入读大学的学生,将不受影响。

香港高才通计划

香港高才通计划
香港高才通计划自2022年12月28日启动便引发强烈关注。高才通计划精准定位三类人才群体,条件清晰透明。
A类:面向高收入精英,要求申请前一年全年收入达250万港币(或等值外币)以上,不设名额限制,凸显香港对创富能力的高度认可。
B类:锁定全球百强大学毕业生中的经验型人才,需五年内累积至少三年工作经验,同样无名额上限,看重学术背景与实践能力的双重优势。
C类:则为全球百强大学新锐毕业生量身打造,针对申请前五年内毕业但工作经验不足三年的潜力股。与前两类不同,C类设年度配额上限1万人,遵循"先到先得"原则,竞争性相对明显。
这种分类设计既覆盖了成熟领军人物,也向青年才俊敞开大门,形成多层次人才引进体系,精准满足香港不同领域的发展需求。

高才通续签方式

高才通续签方式
1. 在港受雇:月薪≥3万港元+强积金记录+完整税单;
2. 佣金制职业:保险/投行需提供穿透式银行流水;
3. 跨国高管外派:年薪≥120万港元+香港业务证明(+境外母公司担保)纳税不足者仅批1年短期签);
4. 自雇创业:唯一无需坐班的选择,但需满足三要素:
• 实体运营:注册资本≥1万港元+真实办公地址(共享办公室需带公司招牌);
• 雇佣本地员工:至少1名香港居民+缴纳强积金;
• 实质业务:提供上下游合同、发票、年度审计报告(空壳公司直接拒签)。

编辑推荐:
菲律宾市场拓展策略,注册菲律宾公司指南
了解基金设立目的与意义,探讨目前我国外资私募基金发展状况
疫情后的德国经济市场前景,德国投资发展优势

推荐

我们的优势

50 办事处

全球50多个国家/地区设有办事处。

9,000+ 职员

包括资深的专业领导层和拥有各相关专业资格的人员。

20万+ 客户

包括财富杂志全球500强至初创公司等不同规模的企业。

4950亿美元

资产行政管理规模达4950亿美元。

1,400+ 港股上市

为1400家港股上市公司提供投资者和首次招股等服务。

>50% 全球500强企业

为《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中50%的企业提供服务。

专业人员

Simon Webster
首席执行官
Andrew Cherry
首席财务官
Kim Jenkins
首席运营官
Melanie Fitzpatrick
首席目标与人事官
Tim Leung
首席技术官
John McLean
总法律顾问与首席法务官
Jonathon Clifton
集团常务董事-企业解决方案
Chris Collins
首席企业发展官
张海亮
大中华区主管,董事总经理
蒋梦南
Vistra卓佳执行董事,RICHFUL瑞丰总经理

典型客户案例

tricor卓佳 | 瑞丰德永服务客户

公司:红牛
行业:饮食业
公司:奥迪

行业:汽车、引擎和动力设备、自动驾驶

公司:复星
行业:工业和建造业
公司:KEEN, Inc.
行业:服装与时装
公司:本田

行业:汽车、飞机、引擎和动力设备

公司:三菱重工

行业:工业设备, 工业和建造业, 可再生能源与环境, 机械, 运输

公司:天津轨道交通集团
行业:运输
公司:万华化学集团
行业:化工新材料
公司:诺贝尔集团
行业:建筑材料
公司:恒生电子

行业:金融软件、网络服务供应商

公司:海康威视

行业:安防产品、视频处理技术、视频分析技术

公司:中国城建
行业:建筑工程

客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