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备案核心要求
在国际贸易和跨境投资日益频繁的今天,许多企业开始关注 ODI,也就是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事项。ODI备案作为企业境外投资的重要合规程序,显得尤为关键。简单来说,ODI备案可以称作企业出海的“门票”。
ODI备案核心要求
1、主体资格要求
合法经营基础:申请企业需在境内依法成立,具备合法经营资格与健全组织机构,这是境外投资的前提。
成立时间门槛:多数地区要求企业成立满 1 年,需提供完整审计报表;北京较灵活,接受成立半年的企业,有限合伙企业也可办理。
2、财务要求
审计报告规范:需提供近 1 年第三方审计报告,且不得亏损;报告后需附会计师事务所资质及人员证件复印件,苏州等部分地区还需原件。
关键指标达标:净资产回报率(净利润 / 所有者权益)建议超 5%,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需低于 70%,以此证明企业盈利与偿债能力。
3、投资项目要求
行业合规:项目需符合我国产业政策及投资目的地法律法规,避开敏感行业(如武器装备、新闻传媒)与敏感地区(未建交、受制裁国家)。
真实可查:需说明境内股东背景、资金来源(自有资金、合规贷款等)及项目细节,杜绝虚假投资,广州等地对净资产或净利润为负的情况还需额外说明。
ODI发改委审核
发改委审核的核心要点是:真实性+合理性。
1、真实性:项目是否真实存在?有没有实质内容?是否存在“空壳”或“虚构投资”?
2、合理性:项目所需资金和企业准备汇出的金额是否匹配?比如项目整体投资只需1亿,你却要汇2亿出去,这在审核时就会被质疑。
材料准备得越扎实越好,比如:境外尽职调查报告、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投资环境评估、若已拿到当地政府批文(如土地证、项目批准函)那就更有说服力。
ODI商务部审核
商务部主要审核的是境内企业自身的资质,确保这家企业具备开展境外投资的实力和条件。在ODI申报中,申请人都是以境内公司的身份发起的。资金也存放在境内公司账户中,待批文齐备后,再从这个主体汇款到境外企业名下。
所以,商务部的核心审核点可以归纳为两项:公司自身的财务状况是否良好,以及资金来源是否合法合规。
那这两个核心点从何去验证呢?主要包括两块:
1、审计报告:必须由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财务数据真实、清晰,有审计章背书;
2、资金来源说明及完税证明:要明确资金是怎么来的,比如是自有资金、借款,还是其他形式,并提供相关凭证,确保“来源合法、路径透明”。
ODI外管局审核
ODI备案过程中,拿到发改委的《境外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和商务部的《企业境外投资证书》,接下来就可以向外管局递交材料了。能够顺利拿到发改委和商务部这两份批文,基本可以认为项目已经过了最难的审批关。外管局审核是对手续的复核和落地执行。
目前,外管局已经把实质审核环节下放给了银行,企业在这一步是通过银行窗口来提交申请材料的。银行会再次核查几个方面:
1、资金来源是否合法合规;
2、境内公司的财务资质;
3、境外项目是否与前述批文一致。
只要资料没问题,银行就会协助企业在外管局完成登记,最终发放《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证》拿到这张证,企业就可以正式安排资金出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