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足迹声明

碳足迹声明
欧洲跨境电商卖家注意,8月17日,欧盟公示满20天的《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以下简称《新电池法》)便将正式生效。根据《新电池法》,自2027年起,动力电池出口到欧洲必须持有符合要求的“电池护照”,记录电池的制造商、材料成分、碳足迹、供应链等信息。这意味着卖家必须满足新的合规要求,否则动力电池等产品将无法出口欧洲。《新电池法》内容相关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碳足迹声明
自2024年7月起,出口到欧洲的大部分电池,必须提供碳足迹声明和标签。这意味着,电池出口企业要搜集和计算从上游矿产、材料到电池生产、回收以及再利用各个环节的碳排放数据,并进行披露。电池企业要将采矿、正负极材料、电芯等整条供应链上的碳足迹都纳入搜集,还要对每一个环节的碳足迹进行测量和认定。

电池材料的回收利用

电池材料的回收利用
新电池法规定了不同类型废弃电池的回收标准和操作要求。回收利用目标被设定,以在特定时间内实现一定的回收率和材料回收目标,以降低资源浪费。新电池法规明确:
1、2025年12月 31日之前,回收利用应至少达到以下回收利用效率目标:(a)按平均重量计算,回收75%的铅酸电池;(b)按平均重量计算,锂电池的回收率达到65%;(c)按平均重量计算,镍镉电池的回收率达到80%;(d)按其他废电池的平均重量计算,回收率达到50%。
2、2030年12月31日之前,回收利用应至少达到以下回收利用效率目标:(a)按平均重量计算,回收80%的铅酸电池;(b)按平均重量计算,锂电池的回收率达到70%。
 
在材料回收目标方面,新电池法明确:
1、2027年12月31日之前,所有再循环都应至少达到以下材料回收目标:(a)钴为90%;(b)铜为90%;(c)铅含量为90%;(d)锂为50%;(e)镍含量为90%。
2、2031年12月31日之前,所有再循环都应至少达到以下材料回收目标:(a)钴含量为95%;(b)铜为95%;(c)铅含量为95%;(d)锂为80%;(e)镍含量为95%。
限制有害物质的含量:限制电池中汞、镉和铅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以减少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例如,新电池法明确,无论是否用于电器、轻型运输工具或其他车辆,电池按重量计的汞(以汞金属表示)的含量不得超过0.0005%。便携式电池按重量计的镉含量不得超过0.002%(以金属镉表示)。自2024年8月18日起,便携式电池(无论是否安装在设备中)的铅含量不得超过0.01%(以金属铅表示),不过在2028年8月18日之前,该限制不适用于便携式锌-空气纽扣电池。

电池护照信息披露

电池护照信息披露
电池护照自2027年2月18日起,进入欧洲的大部分动力电池需持有“电池护照”,对电池相关的主要信息进行披露。在欧盟《新电池法》中,一份用户友好型的电池护照,需要记录约90个强制性数据属性以及自愿建议。具体内容包括,电池和制造商信息、合规性和认证、碳足迹、供应链尽职调查、电池材料和成分、循环和资源效率以及性能和耐久性等。
 
中国的电池产能占全球电池产能的77%,欧洲是中国锂电池出口的主要市场。中国动力电池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020年的14.9%上升至2023年的34%。而且《新电池法》对动力电池使用再生材料要求达到一定的比例,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再生原材料使用的认定机制,无法判断哪些电池中使用了再生原材料,使用了多少比例。这也将对未来的出口形成一定阻碍。不过在不久前,“中国版电池护照”项目已经启动,主要目的是应对出口要求,促进与欧盟的电池贸易。“中国版电池护照”将寻求与国际接轨和数据互认。

编辑推荐:
美国公司注册后报税需重视!美国公司报税忽略这些细节后果很严重!
成功注册香港公司只需要简单的几个步骤
香港公司报税审计高峰来临,这些操作细节必须注意!

推荐

我们的优势

50 办事处

全球50多个国家/地区设有办事处。

9,000+ 职员

包括资深的专业领导层和拥有各相关专业资格的人员。

20万+ 客户

包括财富杂志全球500强至初创公司等不同规模的企业。

4950亿美元

资产行政管理规模达4950亿美元。

1,400+ 港股上市

为1400家港股上市公司提供投资者和首次招股等服务。

>50% 全球500强企业

为《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中50%的企业提供服务。

专业人员

Simon Webster
首席执行官
Andrew Cherry
首席财务官
Kim Jenkins
首席运营官
Melanie Fitzpatrick
首席目标与人事官
Tim Leung
首席技术官
John McLean
总法律顾问与首席法务官
Jonathon Clifton
集团常务董事-企业解决方案
Chris Collins
首席企业发展官
张海亮
大中华区主管,董事总经理
蒋梦南
Vistra卓佳执行董事,RICHFUL瑞丰总经理

典型客户案例

tricor卓佳 | 瑞丰德永服务客户

公司:红牛
行业:饮食业
公司:奥迪

行业:汽车、引擎和动力设备、自动驾驶

公司:复星
行业:工业和建造业
公司:KEEN, Inc.
行业:服装与时装
公司:本田

行业:汽车、飞机、引擎和动力设备

公司:三菱重工

行业:工业设备, 工业和建造业, 可再生能源与环境, 机械, 运输

公司:天津轨道交通集团
行业:运输
公司:万华化学集团
行业:化工新材料
公司:诺贝尔集团
行业:建筑材料
公司:恒生电子

行业:金融软件、网络服务供应商

公司:海康威视

行业:安防产品、视频处理技术、视频分析技术

公司:中国城建
行业:建筑工程

客户反馈